密封对烧成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窑头密封、窑尾密封和单冷机密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风、漏灰弹簧压板漏灰漏料、漏料现象,这些现象对烧成系统的影响大致体现在对产量、热耗、电耗、环境污染和工艺的稳定操作等方面。究竟有多大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理论研究及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五百多家的各种回转窑、单冷机和烘干机上实际成功应用证明:这一问题不仅能解决,而且能解决得很好。
1.烧成系统对密封的要求
密封,不论是窑头密封、窑尾密封还是单冷机密封,在烧成系统中都起着连接上下级设备,即连接固定部件和回转部件之间的密封作用。所谓密封的作用就是防止设备内外之间的气体及粉尘漏进或漏出。
烧成系统是热工环境。以窑尾为例不仅存在高温、高粉尘、负压工艺环境。窑尾端部同时存在回转、
摆动、轴向窜动等综合复杂运动,而且筒体存在椭圆、弯曲等几何变形,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存在不断变化的径向、轴向和环向三维间隙。因此,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工艺运动条件下要求密封应具有如下特点:不漏风、不漏灰、不漏料、耐高温、耐磨损、长寿命、高可靠性、安装方便、免维护使用和低的综合使用成本。
2.几种常用的密封形式:迷宫密封、弹簧压板、摩擦片、鱼鳞片、石墨块、四方联复合式、假复合式。
3.几种常用的密封形式特点几种密封的比较:表1
序号 |
特性 |
迷宫 |
弹簧压板 |
摩擦片式 |
鱼鳞片 |
石墨块 |
复合式 |
1 |
结构复杂程度 |
简单 |
复杂 |
复杂 |
简单 |
复杂 |
简单 |
2 |
重量 |
轻 |
重 |
较重 |
轻 |
重 |
轻 |
3 |
对耐火砖寿命影响 |
小 |
大 |
较大 |
小 |
大 |
小 |
4 |
安装及更换配件
麻烦程度 |
简单 |
麻烦 |
麻烦 |
较简单 |
最麻烦 |
简单 |
5 |
维修频繁 |
少 |
一般 |
频繁 |
一般 |
最频繁 |
正常使用期无须维护 |
6 |
维修难易程度 |
易 |
难 |
最难 |
较容易 |
较难 |
7 |
运转可靠性 |
好 |
一般 |
不可靠 |
一般 |
差 |
最好 |
8 |
一般失效寿命 |
长 |
一年 |
8个月 |
9个月 |
5个月 |
4年 |
9 |
漏风系数,% |
20 |
11 |
11 |
9 |
10 |
1 |
10 |
漏风漏灰漏料 |
严重 |
较严重 |
严重 |
一般 |
严重 |
不漏 |
11 |
间隙控制 |
无须 |
较难 |
较难 |
较易 |
难 |
无间隙 |
12 |
密封效果 |
最差 |
较差 |
差 |
一般 |
差 |
最好 |
13 |
耐高温变形能力 |
|
差 |
最差 |
较差 |
差 |
好 |
14 |
失效形式 |
间隙大,不起密封作用 |
弹簧失效,密封失效 |
汽缸失效无法维修,密封失效 |
鱼鳞片磨损,接触角度变化,产生轴向间隙 |
石墨块磨损,上下间隙不均,调整失灵 |
摩擦筒磨损,修补容易,费用低 |
15 |
平均使用成本 |
低 |
较高 |
高 |
较小 |
高 |
低 |
16 |
一次投资成本 |
最低 |
高 |
高 |
低 |
较高 |
高 |
17 |
对窑摆动的适应性 |
好 |
较差 |
差 |
好 |
最差 |
好 |
3.漏风和漏灰问题
  
当两个部件尤其是有相对运动(如窜动、转动、摆动)的两个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内外存在压差和温差时必然要漏风。漏风的多少与间隙、压差和温差大小成正比关系。窑尾处风与料是逆向运动,风中必定含有大量粉尘,窑尾处可达300 g/Nm3。当风从间隙漏出时必然携带出相应的粉尘,即“气体中含有的粉尘,随风一块漏进或漏出”称之为漏灰(摘自《J/CT 1003-2006》。
  
当设备外部压力大于设备内部压力时会有冷风漏入到设备内部,漏入的冷风与高温热风混合被加热后迅速膨胀使内部压力增大,产生瞬间正压又加剧了漏风和漏灰,产生恶性循环。压力的不稳定影响了系统正常稳定操作。
复杂的几何运动、变化的间隙、温差和压差导致了漏风。其中:复杂的几何运动导致产生间隙,且随没有规律的几何运动导致间隙的不断变化,间隙是漏风的前提条件,没有间隙就不会漏风;作为漏风的动力:温差和压差是工艺要求必然存在的。
设备内部风通过间隙漏出叫漏风,此时伴随漏灰弹簧压板漏灰漏料,漏出的风和灰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工艺上导致系统热耗增高。同时,漏灰又导致了污染环境,没有漏风就不会有漏灰。
设备外部风通过间隙漏入设备内部也叫漏风,当有冷风漏入后加大了单位废气量,减少了合理条件下的有用烟气通过量。此时漏入的冷风会破坏原有的温度及压力环境,会影响系统的工艺稳定。
漏风、漏灰和工艺操作的不稳定导致了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
要解决漏灰必须解决漏风,必须解决间隙的变化。
漏灰将严重影响回转窑轮带及托轮的寿命,尤其是窑头密封对一档的影响尤为严重。
4.漏料问题
 
漏料和漏风及漏灰相比无论是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设备内的部分物料漏到设备外部称之为漏料”,摘自《J/CT 1003-2006》。
还以窑尾为例说明漏料的原理:
4.1当窑尾预热器下料不均匀时,尤其是堵料或锁风阀失灵时物料会有塌料现象,当塌下的物料部分地从入料舌头两侧冲出,掉入密封内并漏到设备外部,这是漏料的情形之一。事实上窑尾下料始终是不均匀的,因此入料舌头的设计比较关键,无论包角、长度、和窑尾缩口的的关系必须正确设计。
4.2料从入料舌头溜入回转窑内时局部呈堆积突起状,MF综合图.exb当入料舌头与回转的窑尾筒体缩口之间的动态间隙不合理,比如:过大、不均匀或过短时,在随筒体回转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料从间隙挤
出漏入回料勺。
4.3设置在舌头下面、位于烟室端面和窑尾断面的回料勺与回转窑一同回转,漏入回料勺的物料随窑的回转被提升并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抛出后落到入料舌头内,并且理论上应该尽量落入舌头中心。这一过程与回料勺直径、转速、物料性质有关,与回料勺内隔板倾角、性状及大小有关;还与回料勺容积有关,即回料能力有 关MF综合图.exb。当回料能力小于从窑内漏出的物料量时也同样产生漏料。并不是每个设计者都会认真研究和重视该物料的抛物曲线运动,而是不做计算照抄照搬其它设计或套用图纸,人为导致了设计的不合理,使得勺内的物料抛出后落到舌头外边,这是漏料的情形之二。物料从舌头和回料勺漏到设备外部的过程叫漏料。
要解决漏料必须根据窑型、直径、转速、产量设计好入料舌头、回料勺及窑尾缩口,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5.密封效果对烧成系统影响的简单演示推算(仅供参考)
5.1推算假设条件(抄自某2500T/D水泥厂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抄自某厂工艺参数
项 目 |
符号 |
单位 |
窑头 |
窑尾 |
高温风机入口 |
备注 |
温度 |
T |
℃ |
1000 |
1030 |
350 |
|
比热 |
λ |
kJ/ m3(标).℃ |
1.41 |
1.414 |
1.3235 |
以空气比热代替 |
工况压力 |
P |
Pa |
-50 |
-300 |
-7000 |
|
标况理论烟气量 |
V |
m3(标)/Kg熟料 |
0.371 |
0.527 |
1.77 |
|
漏风系数 |
ψ |
% |
7 |
10 |
0 |
|
漏入冷风量 |
U |
m3(标)/Kg熟料 |
0.026 |
0.0527 |
0 |
|
粉尘含量 |
ξ |
kg/ m3(标) |
0.2 |
0.3 |
0.1 |
|
标准大气压 |
P0 |
Pa |
10336 |
|
当地气压 |
P |
Pa |
10200 |
|
当地气温 |
t |
℃ |
20 |
比热λ=1.296 |
5.2 当漏入冷风后会导致窑尾烟气温度将降低:△T=57.1℃
5.3假设冷风漏入后要确保窑尾烟气温度不变时将会增加热耗:△q=108.9 kJ/Kg熟料,折标准煤3.73kg/ t.cl,对日产2500t熟料生产线,年增加标准煤用量2890吨,以标准煤平均价格800元/t计,年增加采购燃煤的费用为231万元;
5.4假设工艺设备理论烟气通过量不变且与产量成正比,正常产量为:G,漏风引起的产量降低△G=0.0805G或△G/G=8.05%,即漏风导致产量降低:200T/D
5.5假设产量不变,废气增加量:△Q=0.07867N m3/Kg熟料,高温风机增加电耗:△N=0.49kWh/t熟料,年增加电耗38.0万kwh,以工业用电平均价格0.5元/ kWh计,年增加外购电费用19万元;
5.6漏风现象会导致漏灰的出现,假设正压时间占20%,漏风系数不变,漏出的粉尘占含尘的70%,则漏出的粉尘量:△g=3‰,漏出的粉尘量为2.9kg/ t.cl,每年漏灰量在2248t灰,不仅带来环境的污染,按每吨灰的综合成本50元/t计,每年造成的损失约11万元。
5.7漏风对冷却机冷却有影响,对于回转窑系统,窑头漏入的冷风减少了由冷却机回收进入窑内高温的二次风量和回收入窑的总热量MF综合图.exb;对于三次风管和分解炉系统,窑尾漏入的冷风减少了经冷却机、窑头罩进入炉内的三次风量和回收入炉的总热量;对于预热分解系统,冷风的漏入还降低了系统的分离效率和换热效率,提高了热耗,并降低了烧成系统的有效通风能力,导致系统操作不稳定,降低了产量和质量;有效通风能力的降低,还直接导致了单位产品电耗的增加。
5.8窑尾漏风是烟室斜坡和缩口结皮堵塞的重要原因,窑尾处煤灰对温度比较敏感,漏入的冷风会导致窑尾烟气温度在煤灰熔点附近波动,易造成煤灰冷凝,粘附在耐火材料表面造成结皮堵塞;进而降低系统运转率,增加了运行成本,而人工处理时还会带来系统热耗的上升,增加劳动强度,带来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
5.9当漏风较大且波动时,会对分解炉的煤粉燃烧产生不利影响。
5.10窑头漏风带出的粉尘严重影响一档轮带的寿命。
6.解决漏风的专利技术-复合式密封
 
6.1密封专利及定点证书:
6.2密封效果图
6.3爆炸图爆
6.4原理图
6.5技术原理描述:采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材料,复合成半柔性密闭的可以随窑的运动而变形的密封整体,它能很好地适应窑端部的椭圆变形及回转、摆动和窜动等形成的复杂运动。它一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张紧在回转筒体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和不漏灰。
合理设计的回料勺确保了不漏料。
6.6技术性能:实验室进行
耐磨性试验:将该耐磨材料张紧在直径0.8m、以960r/min旋转的钢轮上连续运转了45天,磨损量最大处为1.6mm。按Φ4m分解窑折算其磨损寿命大于4年。
耐温性试验:将该核心耐温材料分若干组放在电炉里加热,最高可耐1350℃。
6.7业绩表:
部分复合式密封业绩 |
序号 |
省份 |
厂名 |
规格 |
产品 |
时间 |
1 |
北京市 |
京强水泥厂 |
φ2.5、φ2.8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1-21 |
2 |
北京特种 |
φ3.2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2-25 |
3 |
东方博特 |
φ3.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3-25 |
4 |
顺发拉法基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3-6-9 |
5 |
北京兴发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3-4-7 |
6 |
平谷二水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1-24 |
7 |
上海 |
上海建材集团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1-12-14 |
8 |
上海万安 |
φ3.5 |
窑头密封 |
2006-11-23 |
9 |
河北省 |
唐山启新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1-11-13 |
10 |
怀来水泥 |
φ2.5、φ2.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11-2 |
11 |
石家庄天键 |
φ3.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1-22 |
12 |
承德建龙 |
φ3.0 |
窑头密封 |
2003-3-13 |
13 |
鹿泉东方鼎新 |
φ4.8 |
窑尾密封 |
2006-4-14 |
14 |
宣化黄羊山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1-16 |
15 |
鹿泉曲寨 |
φ4.0 |
窑头密封 |
2007-10-31 |
16 |
康达(承德) |
φ4.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11-12 |
17 |
山西省 |
介休安泰 |
φ2.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0-4-10 |
18 |
怀仁宏丰 |
φ2.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0-11-20 |
19 |
黎城振华 |
φ2.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2-19 |
20 |
长治钢铁瑞盛 |
φ3.3、φ3.8 |
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3-11 |
21 |
东义集团 |
φ3.2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1-18 |
22 |
太原广厦 |
φ3.0、φ3.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1-14 |
23 |
大同永和新荣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10-28 |
24 |
内蒙古 |
牙克石蒙西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3-4-10 |
25 |
包钢乌海矿业 |
φ2.5、φ2.8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12-9 |
26 |
辽宁省 |
凌源源泉 |
φ2.2、φ3.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0-31 |
27 |
大连小野田 |
φ4.6 |
窑尾密封 |
2002-3-20 |
28 |
辽宁渤海 |
φ3.95 |
窑头密封 |
2001-4-29 |
29 |
海城第一水泥 |
φ2.6、φ2.5 |
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10-12 |
30 |
鞍钢集团 |
φ4.6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7-12 |
31 |
阜新东方 |
φ2.5、φ2.8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4-10-25 |
32 |
鞍山冀东 |
φ4.7 |
窑尾密封 |
2006-2-16 |
33 |
大连五岛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8-16 |
34 |
黑龙江 |
牡丹江电力 |
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4-2 |
35 |
哈尔滨泉兴 |
φ3.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23 |
36 |
哈尔滨水泥厂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4-24 |
37 |
哈尔滨三岭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4-25 |
38 |
黑河恒基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1-15 |
39 |
哈尔滨金山实业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8-1-8 |
40 |
吉林 |
四平石岭 |
φ2.5 |
窑头密封 |
2000-4-14 |
41 |
石岭监狱 |
φ3.0、φ3.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9-2 |
42 |
吉林丰源 |
φ3.0 |
窑头密封 |
2003-1-7 |
43 |
冀东吉林 |
φ3.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7-10 |
44 |
冀东磐石 |
φ4.3 |
窑尾密封 |
2004-12-1 |
45 |
江苏 |
苏州金猫 |
φ3.6、φ4.0 |
窑头密封 |
2000-1-31 |
46 |
中联巨龙淮海 |
φ5.8、φ4.6、φ4.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1-6-28 |
47 |
张家港金臣 |
φ2.4、φ2.5 |
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2-17 |
48 |
邳州大运河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2-3-20 |
49 |
江苏湾山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8-6 |
50 |
双龙金陵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2-12-20 |
51 |
苏州中材 |
φ4.0、φ4.3 |
窑尾密封 |
2003-8-26 |
52 |
镇江雩山 |
φ3.6、φ3.0 |
窑头、单冷机密封 |
2004-1-30 |
53 |
南京银佳 |
φ2.5 |
窑尾密封 |
2004-4-4 |
54 |
南京三龙 |
φ3.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12-6 |
55 |
江苏恒莱 |
φ4.0、φ4.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9-19 |
56 |
扬州一全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5-12-19 |
57 |
溧阳天山 |
φ4.8 |
窑头密封 |
2007-1-23 |
58 |
溧阳濑江 |
φ3.3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2-9 |
59 |
浙江 |
华源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0-12-12 |
60 |
何家山 |
φ3.2、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12-10 |
61 |
平湖二轻 |
φ2.5 |
窑尾密封 |
2004-1-7 |
62 |
富阳三狮 |
φ4.8 |
窑尾密封 |
2006-12-21 |
63 |
金钉子建材 |
φ4.8 |
窑尾密封 |
2006-12-25 |
64 |
建德红狮 |
φ4.8 |
窑尾密封 |
2007-1-15 |
65 |
桐庐三狮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2-1 |
66 |
临安金圆 |
φ4.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5-10 |
67 |
中开源 |
φ3.3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12-19 |
68 |
尖峰登城 |
φ4.8 |
窑尾密封 |
2008-1-10 |
69 |
湖州三狮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8-3-14 |
70 |
江西省 |
江西丰城 |
φ2.7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0-8-25 |
71 |
上饶巨龙 |
φ2.8、φ2.5、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0-24 |
72 |
江西化纤 |
φ2.7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0-10 |
73 |
江西赣珠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3-8-20 |
74 |
江西新久久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3-9-20 |
75 |
河南省 |
河南三联 |
φ3.2 |
窑头密封 |
2000-8-16 |
76 |
长铝公司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0-11-30 |
77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7-28 |
78 |
φ4.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6-11 |
79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7-19 |
80 |
河南同力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5-5-17 |
81 |
洛阳中合祥 |
φ3.6、φ3.6、φ3.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5-1-5 |
82 |
林洲红旗渠 |
φ3.5 |
单冷机密封 |
2007-2-11 |
83 |
山东省 |
山东铝业 |
φ3.0 |
单冷机密封 |
2000-10-12 |
84 |
φ5.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3-12 |
85 |
φ3.6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1-3-27 |
86 |
山东上联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1-7-10 |
87 |
山东鲁中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2-1-29 |
88 |
山东鲁南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0-7-30 |
89 |
山东鲁碧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1-6-11 |
90 |
φ3.2 |
窑头密封 |
2001-12-24 |
91 |
山东科邦 |
φ2.0 |
单冷机密封 |
2004-3-4 |
92 |
山东兖矿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4-11-22 |
93 |
φ3.3 |
窑尾密封 |
2005-5-9 |
94 |
淄博环保设计院 |
φ1.5 |
密封 |
2005-4-11 |
95 |
中天仕名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2-17 |
96 |
烟台海洋 |
φ2.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5-23 |
97 |
泰山水泥 |
φ4.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11-23 |
98 |
滕州同得利 |
φ4.0 |
窑头密封 |
2008-2-4 |
99 |
枣庄鸿亿 |
φ4.0 |
窑头密封 |
2008-8-14 |
100 |
湖北省 |
武穴金塔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2-4-14 |
101 |
沙洋新生 |
φ2.8、φ2.5、φ2.2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3-26 |
102 |
京山新生 |
φ3.2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7-10 |
103 |
湖北邓林 |
φ2.8、φ2.5、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2-23 |
104 |
当阳城堡 |
φ3.3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3-2 |
105 |
陕西省 |
陕西社会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1-11-9 |
106 |
咸阳菊花 |
φ2.7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2-6-26 |
107 |
φ3.0、φ2.5、φ2.8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3-14 |
108 |
勉县天荡 |
φ2.2 |
单冷机密封 |
2002-2-1 |
109 |
尧柏特种 |
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2-1-2 |
110 |
φ2.7 |
窑尾密封 |
2002-12-26 |
111 |
陕西石头河 |
φ2.7、φ2.5 |
窑尾密封、单改篦密封 |
2003-7-15 |
112 |
西安楼台 |
φ3.0、φ2.5、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7-4 |
113 |
陕西延河 |
φ3.0、φ3.6 |
窑头、单冷机密封 |
2003-9-13 |
114 |
中材汉江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4-4-21 |
115 |
府谷天桥 |
φ2.7 |
窑头密封 |
2004-8-4 |
116 |
甘肃 |
甘肃平凉 |
φ3.0 |
窑尾密封 |
2002-1-10 |
117 |
永登祁连山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7-8-13 |
118 |
甘肃锦世 |
φ3.0、φ3.0、φ2.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8-4-5 |
119 |
青海省 |
青海湟源 |
φ2.8 |
单冷机密封 |
2000-1-29 |
120 |
青海特种 |
φ2.7 |
窑尾密封 |
2000-1-30 |
121 |
φ2.5 |
单冷机密封 |
2001-2-27 |
122 |
φ2.0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7-14 |
123 |
青海湟水 |
φ2.8 |
单冷机密封 |
2002-9-17 |
124 |
乐都大虾 |
φ2.5、φ2.5、φ2.3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9-28 |
125 |
广东省 |
广东花都 |
φ3.2 |
窑头密封 |
2000-3-6 |
126 |
广东博罗 |
φ3.2 |
单冷机密封 |
2002-7-23 |
127 |
φ3.2 |
窑头密封 |
2007-12-3 |
128 |
茂名石化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5-7-4 |
129 |
源辉科建材 |
φ2.4 |
窑尾密封 |
2005-9-20 |
130 |
宁夏 |
宁夏西夏 |
φ2.8 |
窑尾密封 |
2001-12-20 |
131 |
青铜峡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3-10-14 |
132 |
石嘴山 |
φ3.5 |
窑头密封 |
2007-1-24 |
133 |
新疆 |
新疆屯河 |
φ3.5 |
窑头密封 |
2001-12-2 |
134 |
乌鲁木齐文光 |
φ2.5、φ2.5、φ2.6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3-3-27 |
135 |
乌鲁木齐卡子湾 |
φ2.5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1-12-3 |
136 |
青松建材 |
φ3.0、φ2.5、φ2.2 |
窑头、窑尾、单冷机密封 |
2004-4-8 |
137 |
福建省 |
福建武平 |
φ2.5 |
窑尾密封 |
2000-4-28 |
138 |
龙岩三德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4-2-24 |
139 |
福建麒麟 |
φ3.2 |
窑头密封 |
2005-5-11 |
140 |
福建春驰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11-28 |
141 |
安徽省 |
皖西中天 |
φ2.5 |
窑尾密封 |
2002-8-2 |
142 |
安徽铜陵 |
φ3.2 |
窑尾密封 |
2004-12-10 |
143 |
天津 |
天津振兴 |
φ4.0 |
窑头密封 |
2005-1-7 |
144 |
天津菲斯特 |
φ3.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3-11 |
145 |
φ3.35 |
146 |
重庆 |
重庆拉法基 |
φ4.0 |
窑头密封 |
2005-9-29 |
147 |
窑尾密封 |
2007-3-6 |
148 |
腾辉涪陵 |
φ3.2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7-4-6 |
149 |
腾辉地维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7-11-7 |
150 |
湖南省 |
辰溪华中 |
φ3.0 |
窑头密封 |
2005-1-6 |
151 |
东江金磊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6-7 |
152 |
湖南株洲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6-16 |
153 |
云南省 |
云南国资 |
φ3.5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11-23 |
154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5-11-23 |
155 |
嘉华曲靖 |
φ4.8 |
窑头、窑尾密封 |
2010-3-8 |
156 |
昆钢嘉华 |
φ4.0 |
窑头、窑尾密封 |
2006-12-20 |
157 |
贵州省 |
贵州水城 |
φ4.0 |
窑尾密封 |
2006-6-29 |
558 |
…… |
|
…… |
…… |
2014-6-18 |
6.8部分水泥厂实际使用举例(见表3)。
表3 水泥厂实际使用举例
厂家 |
山东鲁南 |
哈尔滨 |
辽宁源泉 |
张家港金臣 |
福建特水 |
苏州金猫 |
窑型 |
预分解窑 |
预分解窑 |
预热器窑 |
预热器窑 |
白水泥窑 |
余热发电窑 |
数量,条 |
2 |
1 |
1 |
1 |
1 |
6 |
窑规格,m |
Φ4×60 |
Φ3.2×44 |
Φ2.5×40 |
Φ2.5×40 |
Φ2.5×50 |
Φ3.6×70
Φ4×70 |
冷却机,m |
篦冷机 |
篦冷机 |
Φ2.5×25 |
Φ2.5×25 |
Φ1.5×7 |
Φ3.5×36
Φ2.8×32
Φ3×36 |
窑尾形式 |
带分解炉
及预热器 |
带分解炉
及预热器 |
邗江型
预热器 |
邗江型
预热器 |
5级
预热器 |
余热发电 |
改前参数 |
产量:83t/h
风机风量:48万m3/h
风机转速:890r/min
电机功率:1600KW
开度:100% |
产量:42t/h
风机风量:20万m3/h
风机转速:1430r/min
电机功率:710KW
开度:90% |
10.5~11t/h |
12t/h |
3~3.2t/h
经常结圈产量不稳定 |
30t/h 22t/h
窑头经常正压,漏风漏灰严重,工艺不稳定 |
第一步改造 |
改造方案 |
窑头窑尾密封和篦冷机改第三代充气梁 |
窑头窑尾密封改造,预热器分解炉和篦冷机改造 |
窑头窑尾密封和单冷机密封(其它未改动) |
窑头窑尾密封和单冷机密封(其它未改动) |
窑尾密封 |
窑头密封 |
改后参数 |
产量:83t/h
风机转速:780r/min |
产量:60t/h
风机风量:20万m3/h
风机转速:1430r/min
电机功率:710KW
开度:90%(风机未换) |
稳定产量:13.5t/h
最高产量:14t/h |
稳定产量:14t/h |
4.1~4.4t/h
不结圈,产量稳定 |
30t/h 22t/h
窑头正压消失,不漏风不漏灰,工艺稳定 |
第二步改造 |
改造方案 |
预热器及分解炉改造 |
|
|
|
|
|
改后参数 |
产量:100t/h原风机
没变转速:870r/min |
|
|
|
|
|
改造时间 |
2000年
8月 |
2002年
6月 |
2002年
1月 |
2001年
12月 |
2000年7月 |
1998年1月 |
使用状况 |
无维修,使用至今未坏 |
|
|
|
|
|
施工周期 |
5到7天 |
|
|
|
|
|
7.世界首个“水泥工业用密封装置”行业标标准《J/CT 1003-2006》“摘录”
7.1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四方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2漏风面积:能够漏风的所有刚性间隙处间隙面积的总和。
7.3有效面积:被密封设备内用于通风的有效面积。
7.4漏风面积系数:漏风面积与有效面积的百分比。
表4
项 目 |
单位 |
参 数 |
筒 体 内 径 |
m |
2.5 |
2.7 |
2.8 |
3.0 |
3.2 |
3.3 |
3.5 |
4.0 |
漏风面积系数 |
% |
≤0.20 |
≤0.19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2 |
筒 体 内 径 |
m |
4.3 |
4.5 |
5.0 |
5.2 |
5.6 |
5.8 |
6.0 |
6.4 |
漏风面积系数 |
% |
≤0.11 |
≤0.10 |
≤0.09 |
≤0.09 |
≤0.08 |
≤0.08 |
≤0.07 |
≤0.07 |
注1:当筒体内径不在表2所列范围时,采用插入法计算漏风面积系数。
注2:漏风面积系数偏差波动的上限范围:≤+20% 。 |
8.结论
8.1漏风的结果将导致窑尾烟气温度降低、产量降低、热耗增大、高温风机电耗增高、污染环境和工艺操作的不稳定。
8.2复合密封能很好地解决漏风引起的各种问题,而且寿命长,无需维修,运转可靠,密封效果好。 |